8

《天龙八部》幕后“四大金刚”:回归消逝的“传统”武侠

时间:2023-03-14 18:35:37阅读:68

恣意行天下,热血付苍生。改编自金庸武侠经典,备受关注的武侠巨制《天龙八部》正在CCTV-8、腾讯视频热播,剧中凭借强情节的新结构叙事手法、回归传统武侠的动作戏、绚丽壮阔的实景江湖以及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家国情怀赢得观众一片叫好。不少观众表示:“这版《天龙八部》拍出了传统武侠的韵味,在制作和立意上都有很大的提升”。

如此一部诚意满满、极具看点的武侠力作,离不开幕后主创的精心创作。该剧总导演于荣光、导演彭杰、动作导演司小冬、外拍导演赵佳已合作多年,配合默契。在盲目求快,追求视觉刺激的浮躁时代,四人面对风险和挑战,迎难而上,让创作回归心灵,以严谨态度和专业精神打磨每一个细节,只为还原经典,回归渐渐消逝的“传统”,传递武侠里的中国文化。

总导演于荣光:回归传统拍“心”版本,展现“武侠里的中国”

尽管已有诸多影视版本,创作风险极大,但于荣光依然选择拍摄金庸的经典之作——《天龙八部》。面对“看得见”的风险和压力,他表示:“这不是重建,而是回归。”

于荣光导演曾执导过《木府风云》《舞乐传奇》《斗破苍穹》等多部电视剧,均大获成功反响热烈。但佳作颇多,拥有众多荣誉的于荣光不愿躺在荣誉簿上,就此停步,仍想不断突破自我,做一些新的尝试。谈到拍《天龙八部》的初衷,于荣光表示这源于心中的英雄情怀和他对原著的喜爱,“因为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最具家国大义,且其中人性的善与恶以及‘求而不得’的命运十分值得探讨,我也希望能将金庸老先生想要传达给世人的武侠精神呈现出来”。

在于荣光看来,武侠剧是中国特有的剧集类型,中国人从小看着武侠剧长大,都有一个武侠梦,而这个武侠梦里除了有精彩的武打动作,还关乎侠者大义和锄强扶弱的精神,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体现。“比如乔峰身上的英雄气概、洒脱大气,以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士情怀,是每个人都敬佩的。而武术对于每个中国人都有吸引力,我更看重‘武’与‘术’的结合,而不是浮于表面。”

“相比于被称为新版本,我更希望成为‘心’版本,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内在和情感力量。”于荣光表示《天龙八部》在艺术风格、人物塑造、主题思想等方面回归传统,回归原始武侠风。比如,在武打呈现上,剧中每一次高手过招,观众看到的是一种身法自然、心神合一的传统武侠美学。在角色塑造上还原原著,重点呈现了乔峰得知身世后的挣扎与坚守;段誉游走江湖逐渐担负起家国使命……同时也增加了女性角色刻画。剧中,女性角色不再是工具人、脸谱化出场,钟灵的纯真可爱、木婉清的爱憎分明、康敏的风情万种与杀机涌动......让武林江湖英雄气概与儿女情长并存。他说:“这些回归,会让这一版《天龙八部》拥有独特的气质:它将更加丰富多彩地呈现出武侠文化中荡气回肠的侠义世界;更加深刻形象地展现关于人生与人性的审视和思考;更加浓墨重彩地弘扬‘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英雄情怀。”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天龙八部》想要传递的核心价值观,这也正是金庸作品能够不断被拍摄的意义所在。于荣光认为近两年传统武侠剧较少,在玄幻剧、仙侠剧之外,新一代年轻人需要的武侠剧应该回归武侠本来的模样,这就要求武侠作品不仅要表现精彩的武打动作,更要传达出武侠精神。于荣光导演表示“通过武侠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天龙八部》里有‘为国为民’的武侠精神与‘和平主义’,里面有‘仁义礼智信’的儒学思想和关于人生价值的哲学思考。这些武侠精神、江湖侠义,也是当下年轻人需要的,更新的影视化表达是让新一代观众再次关注经典作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最直接的方式。”

导演彭杰:致敬经典,金庸虽然离去,但他的作品会世代流传

对于经典作品,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理解和诠释,《天龙八部》亦如此。

如果说总导演于荣光是对《天龙八部》作品格调和创作方向做整体把控,那执行导演彭杰则是《天龙八部》真正的“操盘手”。从《木府风云》《舞乐传奇》到《版纳风云》《南侨机工英雄传》,再到《天龙八部》,作为与“荣光组合”于荣光、蒋晓荣合作二十多年的先锋猛将,几乎“荣光组合”的每一部作品都有导演彭杰的创作身影。

谈到接拍《天龙八部》,彭杰表示这是金庸的传世之作,金庸迷很多。为了拍摄《天龙八部》,他再次仔细研读了这部佳作,也再次被金老先生的创作功力所惊叹,“小说从佛学和哲学的高度审视了人性和社会,武林恩怨里的生动人物以及民族矛盾中的家国情怀,宏大的历史背景和曲折离奇的故事成就了这部经典中的经典”。彭杰说:“我们这次的拍摄也是希望最大程度还原原著,把金庸先生绝妙的文字用画面呈现给观众,希望从角色刻画到叙事手法都能准确地将原著的精神传达给观众。”

这版《天龙八部》的创作主旨是“回归”。除了表现手法、主题立意上回归传统,拍摄上也是返璞归真。回顾《天龙八部》的拍摄历程,彭杰坦言最大困难的就是实景拍摄。出于对原著的尊重和对观众的负责,剧组没有选择棚拍或做特效置景,而是耗巨资搭建了很多实景,辗转多地进行实景拍摄,“因为云南独有的气候条件,一年四季都非常适合影视拍摄,而且剧中也有大量故事发生在云南,所以剧组选择云南作为拍摄地。”彭杰介绍,云南是一个旅游大省,美丽的景色吸引着剧组,也吸引着游客。剧组所到之处都有大量的游客,维持现场秩序,确保生产安全和环境卫生就加大了剧组的日常工作量,“还有很多场景属于文物保护单位,墙面柱子任何地方都不允许有丝毫损坏,但剧中武打场面又多,各个部门可谓是绞尽脑汁,细心呵护,终于完成了全部拍摄。”此外,剧中每一位演员都怀着致敬经典的心,用心对待角色。比如饰演段誉的白澍忍着疼痛,带伤拍戏;饰演乔峰、阿朱、段正淳的杨祐宁、苏青、邱心志三个演员在同一场大夜戏里,一同累得病倒;饰演虚竹的张天阳为了体验角色,在拍戏之前就去庙里住了很长时间,“诸如此类的事太多太多,他们真的很拼命、很用心。这半年里我深深感受到演员们的满满诚意。现在回过头看,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彭杰说。

《天龙八部》前期拍摄历时一百八十多天,其中的过往历历在目。彭杰说最令他难忘的一场戏是乔峰带领众江湖豪杰齐聚雁门关外对抗辽国大军,“这场戏在精彩的原著基础上,总导演于荣光又带领我们进行了更加分的二度创作,使得原本就大气磅礴的情节更加荡气回肠、感人肺腑。”这场重头戏之所以让彭杰难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拍摄这场戏的时间,2018年11月3日,这是金庸去世后的第三天。彭杰表示:“得知金庸老先生去世,整个剧组都陷入了悲痛。在于荣光、蒋晓荣、汪迪等剧组领导的倡导下,剧组于11月3日在拍摄现场举行了追思会。全体剧组成员在挽联和鲜花包围的金庸遗像前肃穆默哀,怀着沉痛的心情告别这位所有人心中的金大侠。某种意义上,我们拍《天龙八部》,正是对金庸老先生最好的怀念和致敬。金庸先生虽然离去,但他的作品将会世代流传。”

动作导演司小冬:虚实结合慢下来,《天龙八部》回归传统武侠美学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武侠剧最醒目、最重要的表现元素,武功呈现是衡量一部武侠剧是否能赢得观众最直观的衡量标尺。降龙十八掌、六脉神剑、凌波微步、北冥神功、斗转星移......《天龙八部》中高深莫测的绝世武功,令人惊叹,而电视剧《天龙八部》则通过关键招式的慢速处理和精妙的细节特写,展现了久违的传统武侠的动作韵味。有网友点赞:“这版《天龙八部》打得漂亮,更打得有味。这是武学之味、人格之味、意境之味。”

如此令人眼前一亮,引发热议的动作呈现得益于该剧动作导演司小冬的精心设计。自幼学武,武行出身的司小冬曾担任《钱王》《木府风云》《舞乐传奇》等众多大剧的动作导演,他对金庸武侠剧及动作戏有着独特的理解。“金庸武侠剧最大的特点是有真实的历史背景做基石,并非玄幻剧、仙侠剧那般飘逸。金庸武侠剧的动作戏是虚实结合,实的是招式,虚的是大招。比如降龙十八掌由十八个招式组成,最后汇聚而成的那个大招,我们就要做虚的呈现。同时,实的是真实的历史,虚的是武功。但金庸武侠不是实战型的功夫片,所以我们要在虚实之间找到平衡点,做好每个人物的动作定位。”司小冬坦言金庸作品的动作戏好把握,又不好把握,“好把握是因为金庸作品中的招式都有具体的名称和描述,不好掌握的是如何呈现这种武功描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诠释。”《天龙八部》人物多、门派多,武功各不相同。司小冬说《天龙八部》的动作设计就是把文字变成画面,最大程度还原金庸原著的描述。比如降龙十八掌是乔峰的标志性绝技,剧中乔峰几乎不用拳,都是用掌。“降龙十八掌打的内力掌风,是透明的气态,是在运招过程中形成了龙形。六脉神剑是一种内力剑气,所以一定要做‘破空’效果呈现。”

在他看来,动作是人为的,招式只是基础,动作戏是通过动作完成人物的建构,传递人物的性格、情绪和思想。所以动作要根据人物去设计,不同的人,在不同环境下面对不同的对手,会有不同的动作呈现。比如段誉的凌波微步,步伐短而飘逸,注重脚的转动和身体变向;慕容复的斗转星移,长而快,如同闪电。“虽然两者看上去有点相似,但我们会在细节呈现上有所区别。即便是同一个人,和普通人过招以及和高手过招,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动作设计上会因人而异,有所对位。为此,‘聚贤庄大战’这一场戏,我们细抠每一个细节,足足拍了17天。”

《天龙八部》播出后,网友对于剧中武打褒贬不一,有网友质疑该剧慢动作过多,打戏不够震撼。对此,司小冬表示剧中慢动作并非为了撑时长,而是特意为之。“这是一种凸显细节的常见拍摄手法,慢镜的运用是在调控节奏,传达一种情绪,表达动作效果。在保证连贯性、流畅性前提下,我们有些重场戏会特意放慢,来着力体现这一帧画面,体现这个动作的精彩度和危机感。”以电影《黑客帝国》为例,子弹飞行轨迹是看不见的,但通过慢镜头,呈现出真实的“破空效果”,让你看见,你才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闪躲子弹的超能力。司小冬表示在追求热闹刺激,一味求快的当下,很多人缺乏审美耐性。拍动作戏这么多年,司小冬也希望通过这种回归传统武侠的动作设计,引导观众慢下来,用心感受武侠的真正魅力,“片叶可伤人,无招胜有招。动作戏的震撼不在于劲爆的场面,而是让你的内心产生震撼。”

外拍导演赵佳:回归天地,这是传统武侠的诗意空间,更是美好中国的缩影

“没有滤镜,没有假置景,这版《天龙八部》回归天地,在山川河流、草木生灵中拍出了武侠诗意、中国之美”。这是一位网友对《天龙八部》自然之美的由衷赞叹。

萧瑟悲凉的雁门关、云水缥缈的燕子坞、充满民族风情的大理国……实景拍摄的电视剧《天龙八部》展现出关山万重、仗剑走江湖的古典武侠意蕴,让人油然而生“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的沉浸之感。如此“人在景中,景中入境”的自然人文主义观感,源于该剧外拍导演赵佳对于美学的追求。

作为擅长拍摄云南自然人文风光的青年导演,赵佳执导的音乐电影《打开世界的门》《红河的远方》,曾连续两次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音乐电影短片奖”,向世界展现了彩云之南、中国之美。而《天龙八部》则是赵佳通过“武侠里的中国”与世界的又一次对话。《天龙八部》的实景拍摄地依旧是云南。赵佳形容他心中的云南:天地之间处处弥漫着梦境般的诗意,时刻浸润着文化的意蕴。这里遍布古老的元素——山脉、河流、森林,古老的物种、经久不衰的歌谣、历尽沧桑的遗迹......在影像上,《天龙八部》以柔软而温和的方式融入情节和叙事中,呈现的是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人文主义风格。“《天龙八部》的重心是‘人’,既能让观众体验到金庸作品里侠之大义的武侠世界,又抓住内心细微的人物情绪;既看到中国大地上绿水青山的辽阔之美,又触碰到角色心境的柔软与真情。”赵佳说。

为了呈现传统审美里的武侠世界,赵佳率领外景拍摄团队充分运用超高速、航拍延时、多元化的拍摄手法,将观众的视野延伸至多角度、立体化的层面,配合剧情人物开启了一场视听盛宴。相比以往只针对一个地区拍摄,整体选景的音乐电影,赵佳坦言《天龙八部》的外拍更复杂,充满了各种未知的风险和挑战,“《天龙八部》的外景拍摄,几乎走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拍摄了将近三个月。云南的天气变化极大,这一刻晴空万里,下一秒就电闪雷鸣,下起大雨。云南地形很复杂,山高路陡,很多场景设备车是无法抵达的,我们只能把摄影机和大量辅助设备依靠人力运送到拍摄地。”

尽管过程艰辛,但每次拍到极美的画面,大家都会无比兴奋。因为从《天龙八部》开拍前的筹备会开始,总导演于荣光就强调一定要把这部剧按电影级别来拍,外景部分尤其要注重光影与质感。对此,赵佳由衷感叹从业这么多年,从未如此系统而广泛地拍摄整个云南,与之而来的是重重的压力与未知的惊喜,“也正是这样,以往积累的拍摄经验与探索未知的信念,引导我用全新的视角拍摄了《天龙八部》的外景空间。这样的经历,让我觉得特别幸福,这是我导演生涯里一段不可磨灭的美好时光。”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最纯粹的造物是景,最美的风景是人。赵佳说:“在《天龙八部》里,这成为一道超越时空的文化景观。这是《天龙八部》传统武侠的诗意空间,是云南的芳华,更是美好中国的缩影。”

标签: 天龙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