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单霁翔《我相信》致信年轻人:“等你们,一起向未来”

时间:2023-03-14 18:23:32阅读:4903

8月12日晚,由中国移动咪咕、东方卫视、南方周末联合出品的原创人文书信体节目《我相信》第二集播出,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和新民族音乐发起人阿朵、古建筑摄影师苏唐诗一起,以“择一业,终一生”为信念,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同样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单霁翔、阿朵、苏唐诗各自以书信为载体,分享了自己文化遗产传承的故事,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

单霁翔回顾了自己结缘传统文化的历程,从首都规划部门,到文物保护部门,再到故宫博物院,单霁翔始终坚守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初心,通过环境整治、古建筑修缮、文物藏品修复,使故宫80%的区域得到开放,实现了“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单霁翔品尝了修缮故宫过程的艰苦,却让故宫走出历史的迷雾,向更多年轻人亮出了真容。2022年7月3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呼应北京故宫建筑理念,融合现代建筑设计灵感,香港故宫进一步展示了故宫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蓬勃生命力,914件故宫文物惊艳香江。

无论单霁翔推动故宫的进一步开放与创新,还是阿朵带领民族音乐在当代焕发新的生命,或是苏唐诗把故宫之美搬到贫困村门口……他们在回看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殊途同归的选择了同一个态度:让更多的人去看到和了解传统文化,和它产生更多的联系,才是最好的传承。

正因如此,在节目最后的“致信时刻”,单霁翔坚持将信写给广大的年轻朋友们。

在信中,他讲了三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打伞”。2015年,大高玄殿在雨中举办维修开工仪式,第四任院长张忠培教授讲话,第五任院长郑欣淼先生给他打伞;第五任院长郑欣淼先生讲话,打伞人由第六任院长单霁翔接任,这叫“前仆后继”;第二个故事叫“责任”,武当山上一家姓任的祖孙三代接力守护古建筑群,身体力行地践行传承;而第三个故事则关于年轻人,《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后,竟引发了上万人报考曾经无人问津的文物修复岗位,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他感动,也让他振奋。

“中国有迹可证的5000年文明,算下来就是200代人、一代代创造传承下来的。你们是最年轻的一代,我已经看到了你们的热爱、分享,希望你们能创造、继承、再创造。”单霁翔号召年轻人“择一业,终一生”,守住初心。“这条路正确但艰难,就像人生的所有选择一样。不情不愿也得走,心情舒畅也得走,我们要心情舒畅地走。用心把一件事情做好,路就会越走越宽。”“中华文化终究要通过你们的手传承下去,我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等你们,一起向未来。”

单霁翔对年轻人的殷切期待,迅速得到了现场的观众的热切反响。他们来自湖南省长郡中学,曾走出过两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先生和张忠培先生。作为故宫文化传承人的“校友”,孩子们也回信单霁翔,他们说:“您不仅是故宫的“看门人”更是文化“开门人”,让更多年轻人走近中华传统文化,我愿意用“文化守护中的英雄主义”来形容您。”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文化自信,已在孩子们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

节目播出时,恰逢台北故宫的文物疑云遭遇全社会热议。“海棠依旧”故事的荡气回肠,诚不令人感佩万千。随着节目播出,#文化如何和年轻人产生关系#、#在故宫拍一张照片有多难#等话题也不断引发网友们共鸣和热议。不少观众在微博中展示出自己在故宫拍摄的照片,一年四季、阴晴暑雨,不同时节各个角度的故宫图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构成了一张五彩斑斓的故宫画卷。

不少网友表示,《我相信》第二期延续了首集节目的深入挖掘与精彩演绎,与第一期“冠军阵容”阐释强者信念的热血沸腾不同,第二期的三位嘉宾将文化传承路上的艰辛与智慧,交织着每个人的人生选择娓娓道来,不仅令观众朋友们感到耳目一新,更给当下年轻人的职业态度带来了新的启迪和思考,信念的力量不言而喻。

就在《我相信》第二期节目播出当天,中国移动咪咕、东方卫视和南方周末联合展开全网“我相信”投票,邀请网友选择当下自己仍然相信的三个信念,组成“写给自己的信”。H5一经推出,很快引起刷屏级转发,“我相信正义、爱和自己”,“我相信摇滚、微笑和自律”……不同领域,不同人群,不同的信念,共同的是,每个人都在当下坚守,守护自己的“相信”火种。

《我相信》不仅前所未有的聚合了新媒体、卫视、纸媒三大内容引擎,以创新思维聚焦人文综艺,更展示了中国移动咪咕坚持原创、为社会提供正能量之源的决心与实力。作为具有创新力的省级卫视,东方卫视持续打造优质“人文”内容矩阵的尝试,显现了中国电视的文化责任与品格。南方周末也在此次综艺跨界中,延展了纸媒的深度策划能力和内容创新力。

《我相信》于每周五20:30更新,由咪咕视频与东方卫视联合独播,并于每周六12:00,上线咪咕视频会员尊享版。信念无价,展信有期,更多信念故事亟待观众打开,值得期待。

标签: